<td id="oysjm"></td>

  1. 佛山在線

    佛山在線
    分享互聯網新聞
    佛山在線-佛山地方門戶網_新聞時事,奇事,新鮮事

    禪城區重點項目簽約暨灣區智造港動工儀式3月3日舉行

    更新時間:2022-03-04 14:06:22點擊:

    臨近驚蟄,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3月3日,以“創新強核 產業高地”為主題的禪城區重點項目簽約暨灣區智造港動工儀式在灣區智造港(杏頭工業園項目指揮部)舉行。

    虎虎生威,再躍新程。從這次活動可以看出,禪城區如何全力以“四大決心”推動“四大改變”,推進“提二強三”,努力打造“2+2+2”產業集群,總攻戰新產業,建設更高水平的創新創業之城,塑造市中心產業能級新形態。

    今年一季度,禪城全區簽約產業項目54個,投資總額約711億元,項目涵蓋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總部經濟、大健康、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活動上現場簽約落戶的32個項目中,有22個智能制造業項目、10個現代服務業及總部項目,是禪城布局戰新產業,打造兩個千億、兩個500億、兩個百億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

    灣區智造港(村尾)效果圖。/受訪者供圖

    加碼重點項目建設  筑牢帶動型經濟根基

    項目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更是一個地區發展的后勁所在。

    回首“十四五”開局之年,面對經濟下行、疫情反復等多重沖擊,禪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積極應對各種壓力挑戰,展現出極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

    2021年,禪城簽約落地及重點意向項目80個,計劃投資總額1080億元。

    其中,百億級項目中科諾智谷產業園和佛山三龍灣總部集聚區落戶。前者布局消費電子、數碼、智能穿戴等產業研發、制造和配套產業,集聚電子信息產業;后者將建成超56萬平方米的CBD總部集聚區,一批金融、保險、醫療等戰新企業總部或區域性總部進駐,形成禪城高端創新集聚區。

    一家家高質量企業,一批批帶動性強的項目相繼落戶,成為禪城產業發展的引擎,為禪城區高質量發展增添底氣。

    在重大項目支撐帶動下,禪城全年GDP突破2100億元,同比增長8.2%,綜合競爭力躍上新臺階,實現“十四五”發展良好開局。

    延續奮進勢頭,禪城今年將集聚大載體、大平臺、大項目,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實體經濟、科創經濟、金融經濟為重點的帶動型經濟,打造服務全市、鏈接灣區的產業創新中心。

    縱覽此次活動上現場簽約落戶的32個項目,項目涵蓋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總部經濟、大健康、現代服務業等領域。

    智能制造業項目無疑是此次簽約落戶項目的主角,占22個,不少是本土制造業企業增資擴產,包括天祿新能源材料裝備產業園、中源企業集群總部及裝備研發生產基地、佛燃能源設備產業園、特種醫療設備科創中心、沃爾曼現代家居產業園等。

    現代服務業及總部項目同樣耀眼,占了10個。其中,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打造海天味業總部及國際創研中心,佛山農商銀行也將建設佛山農商行文華金融創新中心,打造金融總部新地標。

    另外,不少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企業紛紛布局禪城,進一步凸顯禪城投資價值和營商環境吸引力,也表明了禪城進一步鏈接大灣區資源,推進全方位產業合作的決心。

    項目的加速落地開花,在彰顯禪城城市價值的同時,也為站上GDP2000億元新起點的禪城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增添了底氣與信心。

    禪城區城市面貌欣欣向榮。(資料圖片) /佛山日報記者符詩賀攝

    “四大決心”促“四大改變” 構建產業創新高地  

    作為佛山中心城區和面積最小的區,禪城以全市約1/25的土地,創造近1/5的GDP,直接反映出禪城作為中心城區的土地使用效率、產值密度和經濟水平,禪城的土地“含金量”和經濟發展質量可見一斑。

    從禪城的地均GDP水平不難發現,作為中心城區,禪城的資源整合力度和產業聚集能力逐步提升,這一方面得益于禪城加強產業布局謀劃,堅持以“四大決心”促“四大改變”,另一方面加快村級工業園改造,為產業轉型升級騰出發展空間。

    禪城區第五次黨代會提出,要構建連片集聚產業格局,堅持明確產業主題、項目準入標準、產業政策的原則,完善產業空間規劃,制定產業地圖。

    接下來,禪城區將強化重點片區“聚領”、重要軸線“鏈接”、關鍵節點“支撐”作用,構建起“五片區三帶五平臺”產業創新高地。在3月3日舉行的推介會上,禪城將向社會各界展示禪西智造集聚區、佛高區禪城園戰新產業集聚區等產業空間規劃藍圖。

    與之相應,禪城區堅持以大園區承載大產業,堅持工業用地“一畝也不能少”的理念,樹立為大項目預留成片產業用地的思想,全速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抓好連片產業用地整備和供應。

    目前,禪城首個千畝產業園區——樵樂路北側賀豐杏頭工業區正在著力推進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452畝,將規劃建設智造產業園。

    在本次簽約重點項目中,張槎智能制造產業城二期屬于全區今年重點村級工業園“工改工”項目,項目占地33.29畝,以智能制造產業鏈上下游為核心,構建系統全面的產業生產經營體系,配套智能設備生產及相關產業。

    為加快重點項目落地,今年禪城還將提升土地要素支撐能力,拼時間搶先機、拼零碎土地整合、拼區鎮村合力,加快村改攻堅,堅持“兩條路徑”、推動“聚片成園”,打造一批“垂直工廠”。

    一方面,通過鼓勵“集轉國”、公有資產參與開發、鼓勵企業自主改造等方式,開展低效產業用地整治,推動土地連片集約開發。

    另一方面,實施一批舊村居連片改造,完成祖廟鯉魚沙、南莊永六等片區約1400畝改造提升。加強區鎮街聯動,打造一批主題鮮明、功能集聚、配套完善、高端運營的高品質“產業社區”。

    打好服務組合拳 “虎躍”計劃讓企業如虎添“益”

    一家家企業落地生根、一個個重大項目“開花結果”,從招商到落地再到投產,項目每一步的順利進行,都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支撐。更優的營商環境,已經成為禪城高質量發展新名片。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益曬你”行動方案,在全社會營造重商、穩商、扶商的濃厚氛圍,給企業一個溫暖的家,活動當天,禪城啟動2022年如虎添“益”企業服務月活動。

    相比往年,禪城區今年企業服務月不僅提前到年初,更輻射全年,將組織開展暖“益”融融、包你滿“益”、誠心實“益”、多多“益”善、“益”飛沖天等五個系列主題服務。

    五個系列主題的服務,送政策、送溫暖,解難題,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為企業的經營生產和發展壯大送上誠意服務,展示禪城堅定不移支持企業發展壯大的拳拳心意,政企合力共同面對“三重壓力”,共同推動禪城高質量發展。

    活動當天,禪城將向社會發布禪城區促進企業發展“虎躍”計劃,旨在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大中小微企業共榮共生,包括四大行動計劃以及九大工作舉措。

    不僅如此,禪城還將設立首期20億元的禪城區產業創新發展投資基金,支持符合市區產業政策導向的項目。

    與之相應,禪城將促進企業與地方銀行橫向合作,撬動180億元的資本參與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平臺建設,以金融賦能產業發展。

    企業服務月、虎躍計劃……禪城正全力打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組合拳”,夯實政策、資本等發展要素支撐,為項目加快落地建設保駕護航。

    鏈接  

    部分簽約項目簡介

    1.佛深(中海信)粵港澳大灣區 創新產業園  

    項目規劃建設超28萬平方米高標準工廠用產業空間,擬定位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以及應急安全三大產業集群,引入大型龍頭企業,孵化有潛力的研發企業,帶動領軍人才卓越發展。項目達產后,擬實現年產值超50億元、年納稅超2億元的高端智能產業園區。

    2.中源企業集群總部及裝備研發生產基地 

    項目擬按照“功能齊全、配套完善、業態多元”的原則,以高標準、高要求、高規劃打造成集生產、研發、辦公、貿易、服務中心為一體的現代總部經濟園區,為地方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3.奧創智能自動化設備生產基地

    項目擬以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自動化設備研發、汽車企業自動化設備以及汽配、橡膠、五金、工裝等模具研發設計為發展方向,打造集科技管理、科研開發、工藝改進、生產制造、人才培養于一體的生產基地。

    4.南控電力清潔能源產業園

    項目擬增資分兩期落戶,建設集清潔能源應用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綠色智慧工廠、清潔能源實驗室、零碳城市研究院等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總部生產基地。

    5.佛山農商行文華金融創新中心

    項目在環文華公園創新活力區高標準高規格謀劃建設金融總部新地標,打造近20萬㎡高端金融產業載體,集聚金融保險產業總部經濟項目。

    6.佛山全流域環保產業總部

    廣東環保集團下屬廣業環保集團與佛山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投資打造集研發生產、治理、咨詢服務為一體的環保產業項目。項目首期注冊資本人民幣3億元,融資20億元。打造水資源管理、生態修復及保護業務為主的大型企業。

    7.四季文化藝術中心

    項目擬打造四季文化藝術中心、文化企業總部辦公和藝術生活區為一體的高端總部文化博覽綜合體,以吸引大量中高端消費人群與時尚人群,帶來文化產業鏈消費,輻射其他相關產業鏈壯大,持續為地方經濟發展作貢獻。

    8.特種醫療設備科創中心

    特種醫用導管公司是國內第一家集科、工、貿于一體的專業導管企業,也是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廣東省介入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佛山市16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項目擬投資建設新研發及生產基地,用于一次性使用醫用介入導管等醫療器械的生產及研發。擬5年內實現超2億元納稅。

    統籌/佛山日報記者鄧磊 撰文/佛山日報記者馮棟

    編輯/王琦玥


    推薦文章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