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oysjm"></td>

  1. 佛山在線

    佛山在線
    分享互聯網新聞
    佛山在線-佛山地方門戶網_新聞時事,奇事,新鮮事

    高明區堅持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十條”落地見效

    更新時間:2021-12-25 09:26:50點擊:

    去年,高明區印發《佛山市高明區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見》(以下簡稱“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十條”),提出實施二十條舉措,通過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著力破解困局,用5年時間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明顯提高、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今年以來,高明區農業農村局牽頭統籌協調,推進落實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十條,股份制改革順利補齊制度短板,全區農業招商喜報頻傳,農村集體經濟和農民可支配收入均有明顯提升。借助改革的春風,高明鄉村振興正向著全省第一方陣大踏步前進。

    位于高明區明城鎮崇步的萬畝稻田。

    完善制度 農村股份制改革接近完成

    長期以來,高明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由于農業農村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解決高明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與難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關鍵。2021年是高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沖刺年。今年以來,高明區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部署,分管區領導抓落實,全力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針對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事項復雜、時間緊迫的情況,高明區、鎮兩級實行掛圖作戰,落實駐村干部包干負責制,用“蹲點”的方式協助社(組)做好成員身份確認、股權設置、固化年限和章程制訂等工作。同時,高明區農業農村局成立工作推進指導組,協助鎮(街道)及時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政策問題。

    包干干部和指導組成為了落實改革的重要推手。他們答疑解惑、上門宣傳,極大激發了村民參與改革的積極性。通過悉心的業務指導,村集體在改革時有效地保障了外嫁女、回遷戶等特殊群體利益,減少基層矛盾發生,加速了改革進程。

    在改革過程中,高明逐步摸索出符合自身實際的改革模式。股份制改革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核心。目前,高明區采取“股權固化,確權到戶,戶內共享”的農村股份制改革模式,在堅持方向不變、政策不走樣的前提下允許一村一策,各村因地制宜靈活處理出現的各類情況?!白罱K目的是逐步引導村集體適應政策,推進改革?!备呙鲄^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負責人說。

    在高明區從上而下的推動下,目前高明已完成718個社(組)的股份制改革,整體任務接近完成。接下來,高明區在沖刺圓滿完成改革任務之余,建設使用農村集體股權管理系統,進一步規范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工作。

    盤活資源 農村土地流轉已達10萬畝

    股份制改革是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破除土地資源集約的制度障礙,實現土地連片統籌、流轉和開發。趁著股份制改革深入開展的契機,高明區按照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十條的部署積極盤活閑置土地等農村土地資源,穩步推進農業招商工作。

    位于高明區明城鎮苗逕村的現代化畜牧示范區正在加緊施工。這個首期項目預計投資達到5億元的畜牧小鎮,計劃明年夏天可以投產,養殖規??蛇_10萬只三洲黑鵝,每年帶來集體收入超過200萬元。而村中用于項目建設的土地,就是在股份制改革后,由村集體統籌的。正是土地資源活了,得以讓苗逕村的產業落地。

    今年以來,依托農村股份制改革,高明區農業農村局通過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或者把集體統籌的土地以一人一股方式量化到農戶的方式,將農民土地逐級統籌流轉到村一級集體經營,構建了“土地流出-組-村-土地流入”的模式。

    與以往高明農村土地資源大多分散在各家各戶手中的情況不同,該模式將農村經營土地的模式逐步轉變為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農業經營戶、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格局。

    截至今年12月,高明區已累計實現農村土地流轉約10萬畝,并明確財政對村集體連片統籌土地整治和開發進行傾斜。利用土地連片經營資源盤活的機會,高明區的萬畝稻田、萬畝花卉、萬畝堅果等大型農業產業項目已經悉數落地并開始運營。今年,在三個“萬畝工程”的基礎上,高明區又實現了4個鎮街至少簽約一個投資億元以上農業項目的目標任務,農業招商進展迅速,高明的農業產業現代化再次提速。

    富民強村 集體經濟收入快速增長

    近日,高明區更合鎮吉田村火了。央廣網《遠山的回響》系列報道第二季走進吉田村,描述了村中全國首個“商用無人水稻農場”的秋收畫卷。

    事實上,在無人智慧農業“火出圈”之前,吉田村已經憑借農村集體經濟成功壯大而出名。在積極推進農村股份制改革以及大膽在區內率先開展拆舊復墾工作的帶動下,吉田村引進多個種植項目和打造農旅產業,成功摘掉經濟薄弱村的“帽子”。

    像吉田村這樣擺脫經濟薄弱狀態的農村,在高明并非個例。高明區積極開展農村產業改革,深化推進扶持壯大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在2019年和2020年選定了包括吉田村、白洞村等11個經濟發展薄弱村(行政村)作為省級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通過因地制宜打造產業項目等舉措,到去年年底,這11個試點村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均超過了100萬元,完成了廣東省下達的振興任務。

    短板不短,讓高明的農村集體經濟增長加速。僅今年上半年,高明區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為2.1億元,同比增長8.25%。預計2021年全年,高明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可實現明顯提升。

    讓農民荷包鼓起來,讓農村集體經濟強起來,是高明實施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二十條的最終落腳點。高明區委書記楊永泰指出,未來五年高明要力爭實現農民收入翻一番,把鄉村鍛造為高明追趕超越的長板之一。

    高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高明將進一步抓好農業產業示范項目的帶動作用,爭取打造一批規模大、可復制、可推廣的土地集約流轉示范項目,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此外,高明將擦亮農業品牌,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實現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目標。


    推薦文章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