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4 08:32:36點擊:
起跑即沖刺,開局即決戰!
2月23日,高明區舉辦以“大灣區新機遇,大樞紐新高明”為主題的城市價值與產業空間推介會,全方位宣傳和推介高明的優良投資環境、城市資源、發展空間。
會上,投資總額超千億的重大項目現場簽約,800億項目集體動(竣)工,一批與佛山臨空經濟區和高明全域旅游示范區、鄉村振興示范帶等相關的項目將首次發布,為佛山和高明的產業發展帶來全新的想象空間。
回首過往,恢復建制40年以來,從農業縣起家,高明靠奮斗實現向工業強區的華麗轉身,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走出一條具有高明特色的探索路徑。
新的起點呼喚新的作為。2022年,高明將以昂揚姿態高質量跨入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的縣區方陣。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面對新機場等多重前所未有的機遇,高明更有信心乘勢而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更光明的未來。
風口已至,翱翔正當時,打造佛山西部經濟新中心、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的精彩新藍圖正在高明拉開帷幕。
面對多重歷史機遇,高明區域價值將得到充分釋放。圖為滄江河穿過高明城區。
在高質量發展上探索高明特色
歷史昭示未來,滄桑成就正道。
1981年正式恢復建制后,高明從一窮二白的農業縣起家,隨后主動投入風云激蕩、浪奔潮涌的改革開放大潮,書寫出一部壯闊的奮斗史,一部由農業縣向工業強區轉變的躍升史。
從數據來看,恢復建制之初,高明可支配的財力只有310萬元,工業總產值不足5000萬元,GDP不足1個億,可謂一窮二白;如今的高明,2021年GDP 977.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36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45.81億元。
作為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當前高明人均GDP達20.83萬元,不僅在五區中遙遙領先,持續多年位居佛山五區首位,甚至還領先國內一眾大城市。
縱觀高明的發展,工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當初的僅有18家國營工業企業,且基本都為負債運行,到如今打造裝備制造、先進材料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健康食品、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車三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高明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的歷程,最終闊步邁入“從大到強”的高質量發展大道,且持續位居全國工業百強區等權威榜單第一梯隊。
這些高質量發展史,展現出高明獨特的發展基因:
——換道超車的智慧。進入新世紀之初,在當時周邊地區“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已經實現工業化迅速發展的前提下,高明另辟蹊徑,將分散于當時全區9個鎮街的25個工業園整合為一個滄江工業園,用大平臺吸引好項目。
20多年來,滄江工業園現有各類企業1779家,成為高明工業騰飛的巨大引擎,加快了高明的產業集聚化進程,為高明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立下赫赫戰功。
——敢為人先的勇氣。高質量發展對高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圍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等領域,高明敢于突破創新,開展一系列改革。為了加速項目落地,高明率先推出“拿地即動工”改革,目前建設項目落地最快僅用時3個工作日;開展“區域環評+清單式管理”環評審批改革,將項目完善環保手續審批時限壓縮到1個工作日;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建成企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大數據平臺,對全區制造業企業進行發展質量效益綜合評價……
從恢復建制時的招商引資項目較少、總額較低,到先后引進海天味業、佛山照明、中油高富等一批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龍頭項目,高明逐漸帶動一批批企業用腳投票,選擇落地高明。值得期待的是,今年高明提出招商引資總額要超600億元。
從上世紀80年代走來,高明完成了從一窮二白的農業縣到全國工業百強區的蛻變,在高質量發展路上探索出了一條高明特色之路。
西江產業新城將加快發展總部經濟、文化旅游、高端商貿、金融服務等產業。
在區域價值上迎來重大機遇
40年工業躍升的征程中,難能可貴的是,高明仍保有一城好山好水。
目前,高明擁有17.5公里西江岸線,市域森林覆蓋率近60%,空氣質量持續多年位居佛山首位、珠三角前列,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廣東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還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云勇國家森林公園。
這樣的好家底,讓高明形成了“在工業城市中生態好、在山水城市中工業強”的鮮明優勢。正是這一生態比較優勢,使高明在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擁有更充足的底氣。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明區委書記楊永泰指出,生態優勢是高明在珠三角地區最重要、最明顯的比較優勢,也是高明實現與灣區兄弟城市錯位發展的重要支撐。高明將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價值實現方式,打造更具嶺南田園城市氣質的優美發展界面,構建起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當前,高明正奮力建設全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示范區,在良好生態的基礎上挖掘生態特色,力爭形成“人無我有”的特色產業,贏得競爭優勢,為換道超車加注籌碼。
高明另一重大籌碼,便是土地空間??臻g和載體,向來是支撐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明當前土地開發強度不足14%,在土地資源普遍緊缺的粵港澳大灣區內,明顯有著更為開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近年來,高明區加快開展城市更新、低效產業用地專項整治等行動,釋放更多土地空間。2018~2020年,高明累計盤活土地超2萬畝。今年起,高明將進一步深化低效產業用地整治提升,開展新的三年行動計劃,為高質量發展騰出更廣闊的空間。
手握生態、土地兩張好牌,置身于灣區西部橋頭堡位置的高明,無疑正處于發展的最好時機。
從粵港澳大灣區坐標來看,高明地處佛山、江門、云浮、肇慶的地理中心位置,是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粵中西地區乃至祖國大西南的重要節點。隨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及配套的高鐵、高快速路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礎建設項目的加快規劃建設,高明的區位優勢愈發鮮明。
站在新時代的跑道上,高明更有能力、更有空間,也更有底氣。依托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等機遇,高明區域價值必將得到更為充分的釋放。
在千億起點上面向光明未來
未來已來,高明更值得期待。
2021年,高明GDP達到977.1億元;按照預期目標,今年高明將以昂揚姿態高質量跨入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的縣區方陣。
由恢復建制之初的不足1個億,到GDP即將超千億,這在高明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高明即將成為全國少有的、僅憑近50萬人口就突破千億的市轄區;佛山即將成為一個全國少有的、全部轄區GDP都超千億的地級市。
新起點,賦予高明新的歷史使命。
——市委市政府明確,高明要發展復合型經濟,成為全能選手、全能冠軍。要打造佛山西部經濟新中心,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規劃位于高明的佛山臨空經濟區,要打造成為支撐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
肩負新的歷史使命,高明充滿信心和底氣。
在強者云集、眾星閃耀的珠三角,高明被“低估”了。但放在全省、全國來看,高明仍是先發地區,穩居全國縣域發展第一梯隊,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40位、中國工業百強區第18位,且排名上升趨勢明顯。這充分說明,高明是一座希望之城、發展之城。
面對各方期盼,高明正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機遇期。
隨著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加快規劃建設,珠肇高鐵高明站等超千億規模的重大交通設施項目加快落地,佛山臨空經濟區等大型產業平臺建設推進以及順德結對高明緊密協作機制的落實,高明經濟必將迎來新的躍升空間。
立足新的起點,高明區區長姜岳新表示,高明將全面落實區委“12345”發展計劃,加快打造“四個新高明”,以建設新機場為契機,重構優化產業空間發展格局,大力發展復合型經濟,為佛山實現“515”高質量發展戰略目標展現高明擔當、貢獻高明力量。
40年前,在西江河畔,高明人從一片灘涂地開啟了建設現代化新城的宏偉征程。
40年后,還是在西江河畔,傳承著奮發圖強精神的高明人,再次迎來騰飛的新機遇。
風帆已鼓滿,高明信心滿滿,將以猛虎下山、虎虎生威的姿態,在邁向佛山西部經濟新中心的征程中,再創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