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oysjm"></td>

  1. 佛山在線

    佛山在線
    分享互聯網新聞
    佛山在線-佛山地方門戶網_新聞時事,奇事,新鮮事

    容桂盆景文化底蘊深厚,孕育全國首個中國盆景名鎮

    更新時間:2022-06-13 10:09:27點擊:

    順德容桂,這個鎮街因制造業而聞名遐邇,同時還積淀著珍貴的中華文化。盆景藝術就是容桂其中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2009年,容桂街道獲評為“中國盆景名鎮”,是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鎮街。容桂盆景作品更是在國內外大賽上屢獲大獎,向世人展示著嶺南盆景藝術的獨特韻味,也見證著容桂人貫穿始終的藝術熱忱。

    6月5日上午,在合園,廣東嶺南盆景藝術大師梁志堅指導學生修剪盆景。

    方寸之間展現嶺南藝術

    “盆景是什么?是無聲的詩,是立體的畫?!薄芭杈凹妓嚹??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薄?/p>

    6月5日,在合園,觸摸著面前的盆景,聽到彭盛材這一番介紹,細滘小學的潘同學認為“這種感覺很奇妙”。

    嶺南盆景是中國盆景藝術的主要流派,容桂盆景又是嶺南盆景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不過百年,容桂盆景憑借著“藝術輕靈、奇崛”的主要藝術風格,師法自然、融情入景的表現方式,成為盆景藝術中的翹楚。

    在容桂,盆景“高手”很多。彭盛材是土生土長的容桂人,今年74歲,是中國盆景藝術大師。50多年來,彭盛材苦心鉆研盆景技藝,撰寫《彎曲縮龍成寸造型》《要哪生枝就生枝并非神話》等理論文章多篇,創造了“引桿帶枝蓄爪快速成型法”“意在筆先,因樹造型”“山松彎曲”等盆景技法。他所創的盆景作品在國內外盆景展獲得金獎數十次。彭盛材對于盆景的喜愛是沒有理由的——就是喜歡,盆景給他帶來了無限的歡樂。

    因為熱愛,所以追尋。廣東省盆景協會副會長、容桂園林盆景協會名譽會長朱本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盆癡”,跟盆景打交道已接近半個世紀。在他看來,盆景是一種有生命的藝術品,透過它,可以找尋精神自我與現實世界的平衡,“培育盆景并不是為了賺錢,而是一種養生怡情之道,在鉆研中習得一份心靈的安寧?!?/p>

    朱本南的觀點,代表了容桂盆景愛好者的普遍心態。在他們看來:盆景是一種高雅藝術、一種精神寄托,千金難求。朱本南還在自己住宅門前專門開辟一塊地做盆景培育場,后來這里還成為了志同道合者喝茶、聊天的休閑場所。

    對于盆景愛好者來說,盆景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許多家庭天臺、陽臺都栽種和擺設盆景,民間愛好盆景之風盛行。在容桂這個80平方公里的小鎮里,建有上規模專業盆景場30多個、花木(綠化)場50多個,總面積近20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和匠心的沉淀與回饋

    依托優越的水道運輸條件,容桂盆景文化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繁盛于20世紀90年代。

    據佛山市順德區容桂園林盆景協會會長黃繼濤介紹,早在20世紀中葉,盆景胚材資源主要來源于廣西,利用容奇港客運碼頭紅星客輪,運往容奇舊馬路花鳥街、桂洲高橋頭墟市、桂洲花溪路口等市場進行販賣。容桂的盆栽玩家也紛紛聚集一起交流切磋。

    在改革開放初期,敢為天下先的容桂人就成立了相關協會機構發展盆景事業。1978年,順德最早的(原)桂洲盆景協會成立。在歲月的長河里,容桂很多盆景作品更是頻繁出現在海內外的藝術交流活動中?!爸袊杈翱磶X南,嶺南盆景看順德,順德盆景看容桂”這句話在業內廣為流傳。

    目前,容桂獲“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稱號3人,獲“中國杰出盆景藝術家”稱號2人,獲“廣東嶺南盆景藝術大師”稱號2人,歷年參加全國各地展賽獲金、銀、銅和集體獎400個。

    歲月繾綣,葳蕤生香。所有飛舞的枝葉,都是歷史的沉淀。創作盆景講究功力,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中國盆景藝術大師羅漢生,結緣盆景也有半個世紀了。他說,好的作品往往都要消耗創作者十幾年、幾十年時間,甚至是幾代人的心血。

    從這點來說,也是盆景的價值所在。黃繼濤說,容桂盆景事業如此出色,在民間形成這么好的氛圍,都是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淀、一輩輩匠心的磨練以及政府的支持而來的,是集體榮譽,值得弘揚與傳承,甚至“張揚”。

    走進合園,一排排整齊排列的盆景映入眼簾。眼前的東風桔盆景盤根錯節,名字叫《蒼龍教子》,獲得第三屆中國杯盆景大賽特等獎,由黃繼濤精心栽培、培育了12年,其精壯的主干,樹齡要到35年以上。在2000多平方米的合園,擺滿了幾十個品類的盆景,寸步寸景。當中,還有上百年樹齡的榕樹盆景,十分珍貴。

    2020年,容桂園林盆景協會與細滘社區通過微改造盤活土地資源,打造以盆景園林文化為主題的公園。在這里,盆景講座、培訓輪番舉辦,助力盆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致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盆景展”。

    在文化自信中撥浪前行

    讓盆景在容桂常青,一代一代的人在努力。當地政府把盆景活動作為當地群眾的主要文化活動去推動,2003年將文塔公園劃歸盆景協會作為展覽場地及辦公室,后又在鳳嶺公園辟地作為容桂盆景協會的會址及盆景研究基地。

    時代在發展,國內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出不少好做法。容桂更是主動跳出“中國盆景名鎮”的舒適圈,自我加壓,積極“走出去”。例如到中山市與(BCI)國際盆景協會中國區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盆景藝術大師黃就偉等開展交流,學思踐悟促發展。

    容桂也是盆景文化的資源高地。為在文化傳承中實現城市升值,今年,容桂將擦亮“中國盆景名鎮”文化名片項目納入“揭榜掛帥”項目,整合各方力量,推動容桂盆景業的發展。

    6月5日,容桂街道盆景大師工作室的成立、盆景園林文化戰略合作框架意向書的簽訂,都是容桂推動盆景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探索。

    以盆景大師工作室為陣地,容桂的國字號、省級大師將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開展教學培訓,實現盆景種植能手向“盆景大師”成長。容桂街道辦事處和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達成盆景園林文化戰略合作,雙方將在盆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加強合作,在盆景產業品牌創建、基地共建、匠人培訓、產業鏈打造等方面協同發展。

    容桂還將著力打造盆景數字化平臺。利用“互聯網+盆景”銷售模式,引導盆景經營戶走上“數據跑”的道路,把盆景從自家院子“搬”上直播間、電子商城等主流線上銷售平臺?,F以合園為試點,在平臺上線帶有身份標識的精品盆景,市民只要手機掃碼支付即可購買。

    以盆景為媒,以史為蘊,容桂正在謀劃建設盆景文化產業園。整合容桂園林盆景協會、民間花卉種植場等資源,力爭打造“精品盆景展示交流+花卉盆景銷售+文化體驗”多核驅動的盆景文化園標桿,不斷滿足人民愈加多樣的高層次精神文化需求。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盆景也是風景。容桂針對盆景特色文化資源的挖掘將更加深入,開發特色旅游項目,壯大特色文旅古鎮,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打造宜業宜游活力容桂。


    推薦文章

    无套中出丰满人妻无码